摘自吳淡如《不急 我很趕》
每個人心裡都有一個虛擬的時鐘,每個人的時鐘分針秒針快慢都走得不一樣,也許「時間用詞」相同,「時間概念」可能大不相同。
一位某大公司的高階主管把她有趣的經驗告訴我。她剛升上主管時,負責帶領一群剛出校門不久的屬下,有天她跟一名下屬說:「這份企劃書很趕,請趕快完成。」
那人滿口答應。沒想到,催催促促,暗示加明示,過了3天,才把企劃書交上來。
「不是說很趕嗎?為什麼現在才交?」
「是啊,很趕哪,所以我3天就交出來了。」搞了半天,她懂了,原來那人來自純樸的鄉下,「很趕」對他來說就是3天。
「我本來以為自己的性子已經夠急了,沒想到在時間觀念上,和我的老闆也出現過溝通的誤差。」她說:「有一天早上,老闆把我叫到辦公室,拿了一疊報告給我,對我說,這不趕,請妳處理一下。沒想到,下午不到兩點,他就很著急的打電話來問我:『請問妳處理好了沒有?』」
她這才曉得,原來老闆口中的「不趕」,就是3個小時內要做好。不用說,如果老闆吩咐這件事「很趕」,半個小時內非報告進度不可。
同樣的名詞,在每個人腦海裡出現的定義不同。這讓我想到,有次要出差旅行時,我那好心的爸爸幫我買皮箱,問我:「女兒,要小皮箱、中皮箱和大皮箱?」我說,要中型的。沒想到我爸買回來的中皮箱,比我想像中大上兩倍,簡直是移民時才用得到的。對他來說,「中型的就是這麼大呀。」
後來,我那主管朋友每次交代事情,或從老闆或客戶手中承接案例,都會要求明確的時間指令:「幾小時還是幾天,要把這件事完成?」不再按照自己的時鐘評量「不急」和「很趕」。感情和友誼總要經過磨合期,才會了解彼此習慣,時間是很難磨合的因素之一。
很多人都有這樣的朋友:有些人總說他「快要到了」,結果,一等等了一個小時,甚至還等不到。有些人只要遲到5分鐘,一定打電話來報備和道歉,如果他遲到超過30分鐘,手機又打不通的話,朋友們一定歇斯底里的懷疑,他是出了車禍,還是被謀殺了?前者總是求原諒,後者才能得信任。
我總得不到任何人的信任。如金慧所說,強心針。不止對男朋友,而是對家人、朋友、好朋友、任何人。任何事情也是。很多時候兩頭不到岸,有時甚至三頭、四頭。不能怨誰,是自己的問題。
No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